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疯狂的产业园区建设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3-12-03 09:13:17    作者: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13/12/2 14:52:44   责任编辑:投资中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化大分工,全球合作生产一个产品是常见现象。波音飞机的产业链就遍及全球。但另一方面,围绕同一个产业,一些企业也出现了在空间上聚集的趋势,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的“中关村”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著名管理学家,迈克·波特在1990年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合作或者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从经济上看,集聚经济是促进企业聚集的原因。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认为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得企业成本和运费最小化,企业按照这样的思路就会将其场所放在生产和流通上最节省的地点。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可以规避中间商,节省交易成本,也就是说,随着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企业可以得到成本节省的好处,产业集聚可以共享道路、煤气、自来水等公共设施。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产业园区也会靠近人才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北京中关村与硅谷都是这样的例子。

中国也不乏产业集群的成功例子,以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为例,低压电器的配套件涉及金属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冲制、酸洗及模具加工等多个领域。温州的低压电器厂能够在本地采购到70%的零部件,即便那些需向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部件,其供应商也因集群吸引力而在当地设立办事处。可见,产业链的当地化不仅降低了当地企业的采购和供应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便利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协作,最终促进技术创新。

不过,中国的产业园区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不否认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都手段,促进企业的聚集,促使产业园区的生成,但产业聚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在于企业通过自由选择,通过“自发秩序”的方式,依据当地的资源、经济、社会禀赋,逐步的通过一段时期,慢慢形成。

但是,在中国,地方政府出于政绩需要,往往不顾实际情况,强行大搞产业园区,个别地方政府为吸引企业进行开发,甚至推出“零地价”的各种优惠补贴。据保守估计,目前全国的产业园区开发超过5000个,各种新兴产业项目都在大肆新建,仅千亿光伏产业园就有几十个,比如“扬州千亿产值光伏产业园”、“锦州千亿光伏产业园”等等。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也面临类似问题。目前全国正在兴建的生物医药园多达上百家,甚至一些县级城市也在打造。但多数生物医药园仍是围绕着传统模式进行,自主创新少、跟踪模仿多,低水平重复。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产业园区都还算着眼吸引外来客商,促进当地经济,而当下出现的另外一种产业园区,则是彻彻底底的变了味。当下很多科技或者文化产业园,以科技、文化之名,行房地产之实。这样其实既不利于产业升级,也不利于商业地产健康发展,更对科技、文化无可持续的贡献。

宏观层面,调整产业结构的需求催生了产业园区,其次,新型城镇化也为产业园区带来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产业园区开发门槛较低,企业进入容易拿地简单。

在当前严控住宅用地的情况下,以工业名以拿地会更加容易一些,而且,用地成本也更低廉,而地方政府因GDP的需要,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开发商就以产业园区为幌子,以工业用地、科研用地、产业用地、农业用地、观光用地的名义,大面积拿地,但实际上,他们拿到地后,真正能用于工业的土地很有限。相较于对于产业园区的运营,开发商投资产业园区看重的更多的是产业园所占用的土地的升值潜力。一些地方,表面打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幌子,拿到发改委报批,实际却是搞的房地产,出售别墅。

就在为本文在网上搜索时,发现了北京市的牡丹产业园的网页,恰好就反映出一个典型案例。该园区地处北京海淀区繁华地段,紧邻地铁十号线牡丹园站。这个园区号称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园区中的企业本应该围绕数字电视产业,可进入园区网站,却只能找到一些与数字电视并不想干的企业。在园区企业名录中,仅仅只有三家企业,其中两家,一家是律师事务所,一家是搞动漫的出版社。而进入明星企业名录,5家企业中,两家律师事务所,一家人才中心,一家资产评估公司,还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恐怕,园区的目的还是在于园区带来的地产溢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