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梁信军:如何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15-03-09 11:30:36    作者:梁信军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未来三年怎么变?首先,印钞票的速度大大下降,从18%会降到14%以下。其次,人民币不再升值了,所以不是净流入的问题,而是净流出。再次,国内储蓄流出,因为互联网在往海外跑。另外,海外的配置会大量的增加。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CEO 梁信军

中国有长期利率下降趋势

第一,利率降低通常意味着短暂的牛市,股市会非常好,资本市场非常好。在牛市当中一个经营者应该做什么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降低自己的债务,抓紧做直接融资,把自己的资产做实。具体的讲就是PB降低。现在在外融资跟投资者说的PB20倍、10倍或者5倍,通过这一轮牛市的话最好把PB降到1,这样非常安全。

全球各国债务都高,所以降息概率就高,因为债务要发布。目前美国的国家债务占了GDP的96%,在日本大概占到190%,中国的话可能只有36%。但这36%是真的吗?

如果大家对国有企业的整个盘子有所了解的话,中国的国有资产总量大概是104万亿,其中有34万亿左右是净资产,70万亿是贷款。如果看净债务的话大概就是40万亿左右,政府是有偿还义务的,或者是有担保的。

如果国有企业破产,坏掉的是国有银行的资金,最后是政府要承担的。所以如果把中国政府实际担负的20多万亿再加上赋有偿还义务的40万亿国有净债业务加在一起,其实中国的债务基本上跟GDP也能到达到100%左右。

因此中国有一个长期利率下降的趋势。如果今天有很多人在解决利率太高的痛点,告诉大家这个过程是很短的,长期来看中国的利率是很低的,中国是不缺钱。就像几年前我们看铁矿。地球不缺铁,一挖都是,所以关键是挖出的成本。

第二个趋势是全球提高汇率,会有几个变化。第一个变化在传统的透支消费国家,比如美国,变为了净储蓄国家,欧洲也是净储蓄国家。传统的储蓄国家如日本现在是负储蓄国家。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也在快速的下降,但是现在我们还是储蓄国家。

因此要考虑市场的话,第一,在中国市场由于储蓄下降导致消费能力上升,特别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关联的行业。第二,从全球来看的话,比如美国,因为储蓄过去三四年上升得非常快,所以美国的消费能力增长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真的要进入消费行业,那么除了中国,要认真的看未来三四年美国和欧洲的消费关联的行业。细看这两个地区消费的市场主要还是跟中产阶级关联,总体来说是对健康的需求,对快乐和时尚的需求。所以在这两个行当里面去升级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话,空间是非常大的。

互联网对整个全球经济改变

第三个是关于互联网对整个全球经济、对消费的改变。对复星来说,我们现在看一个公司基本就是两个标准:要么这个公司可以静悄悄地待在行业里三年,跟互联网彻头彻尾无关的,这种行业和公司可以活下来;要么跟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行业公司,他们可以很好的生存。过去我们用模型预测,现在的模型要加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互联网的影响。

过去我们投资首先看PB,而且希望是实物,并且价位要低一点,所以实物资产在我眼里是资产。第二我们希望在这个行当里是独家经营,可能有被政府授予的许可证,也可能是他垄断的。

现在我们看互联网,还要增加一个维度,就是用户资产,如果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有海量的用户,并且这些用户还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换,这些资产是非常值钱,每一个人都觉得是很行的行业。

用这个角度来审视一下,有大量的传统行业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库。比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但是他们的市值是很弱的。原来我的手机消费很高,一个月几乎两千块钱话费,近两年我的手机每个月消费不超过五百块。为什么?因为包月后的数据对我来说足够了。

但是我们要追问一下,移动真的不行吗?仔细琢磨一下,第一个,移动的客户是实名,第二个客户的家庭情况他是知道的,第三个如果今天要消费,你能通过手机上的消费短信知道特定时间点的客单价。

所以传统的金融机构、传统的行业像中国移动、还有传统的家庭发生关联交易,都有海量的数据,但是这个数据没有被估值。如果他们知道怎么利用,就知道怎么发展了,所以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价值和机会。

当然互联网里面比较重视的还是用户的增长,以及用户本身要重复交易。如果只是一次性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

第一,做互联网金融要看黏住了多少用户,这些用户每天交易量有多少。第二,把互联网金融做大,就是要把产品简单化、标准化。互联网投资决策是几分钟要定的。所以没有办法像做PE投资,做两个月的调研后再决定要不要投,不可能的,就两分钟的感受,所以要非常简单,很让他能够快速决断。

因此对风险对信用的定价保障要到位,把客户担忧的这些不确定性风险简单化。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第一你要识别出什么是风险,第二要把这个风险定价标准化,让客户拿到的东西非常简洁。

举一个例子。我们前一阵尝试把8000万的一个租赁项目的资本金在网上众筹, 500块一单,大概20几分钟8000多万的项目就做完了。为什么能够这么迅速的搞定呢?

因为这个背后贴了ADS,贴保险授信担保,保证每年能拿到本金,每年能够拿到这么多的利息,要拿不到的话就能得到赔偿。保险公司规模很大,所以能得到完全的相信。互联网金融关键是对产品的风险进行定价和管理,给用户创造信用氛围。

全世界去杠杆化

第四个是全世界的去杠杆化。现在在加杠杆,推QE、降息。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前期加过的杠杆这两年要去掉。

现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在去产能杠杆,我们的生产产能太大了。未来三五年后我们还将看到去房地产杠杆,我们拥有太多的存量房子。在未来七八年还会看到全世界去政府债务杠杆,因为政府的债务在拼命的增加。

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有杠杆存在的领域资产是面临贬值的,债务不一定贬值,资产肯定会贬值。

包括房地产领域未来要非常小心,资产会贬值,但是债务不一定贬值,如果不清楚自己怎么转型的话,可能被洗牌。

当然从创新的角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因为要去掉的那些产能和资产会很便宜,库存愿意以很低的交易价格来交易。因此去杠杆去库存服务的行业会非常好。

因此产品过剩的行业服务也是一个巨大的收益。如果考虑钢铁,比如说过剩2亿吨,是6000亿人民币。但是对于房子来说,如果过剩10亿平方米,就是5万亿人民币,这个是一个非常性感的生意,所以这些过剩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第五个是从去杠杆衍生出来的金融变化。这么多的去杠杆,无论是去房地产的、去产能的、还是将来去政府债务的杠杆都必然会传导到金融系统。一两个月后中国的银行系统的报表就会公布了。可以大胆猜测,银行系统14年的利润跟13年是一样的,但是这很可能是假的。我们甚至可以再大胆猜想2015、2016年的利润相比2014年要大幅度的下降。为什么呢?纸包不住火了。

过去七八年以来建设那些产能的钱百分之六七十是银行贷款。去产能除了股东跳楼之外,银行没损失是不可能的。问题是银行的损失去哪里了,怎么在报表里面没有体现?我们相信这个损失不会消失,迟早会出来。

同样,如果要去看保险如何,还是这个问题。四五年前建设这些产能的时候保险参与了吗?保险不能参与。保险公司既不能投房地产,不能投实业,也不能投PE,什么都不能投,只能买股票,债券,存款。所以保险很万幸没有参与加杠杆的过程,没有去杠杆的痛苦。

去杠杆本身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影响在短时间里已经非常明显了。银行将来要遭受很大的损失,而保险可能不必。今天中国跟欧美比,加杠杆都加到了房地产之类的行业。

欧美好一些,因此欧美的金融质量要比中国要好,因为欧美从08、09年开始就是低利率,负债成本很低,收益率降一点,利率降的更多。

举一个例子。美国原来的银行净息差平均是1.6左右,现在达到了疯狂的2.6到3.2左右,比中国还高,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的存款不要钱,所以如果美国的贷款利率是3.2%,净息差就有3%。中国就不行,咱们的存款利率去年平均是2.8%到3.2%左右,贷款最多贷到 6%、7%。所以不如美国自如,这是由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低导致的。因此去杠杆跟投资联系在一起的话,要非常清晰地安全地成长。

第六个常识是全球化,扁平化,信息化。有一点风吹草动全球都传遍了,俄罗斯出一点小问题,影响全球。整个产业波动周期,原来可能是要五六年,现在降到平均两三年,波幅大幅度增加。要真的从做生意的角度出发,这些波动可以被利用。

如果一个行业周期需要七年,理论上七年才能抓到一次机会,买一回卖一回,人的职业生涯最多就三轮。

第一轮的时候,完全看不懂周期,所以应该会亏钱。第二轮明白了周期的存在,就低买高抛,还有机会赚第三轮的钱。现在非常好,三年一轮,人们就可以有六轮的机会。

(本文摘自梁信军在2015年复兴昆仲新年酒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