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015“互联网+”医疗投资峰会在北京召开。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在新医改背景下,投资者该如何抓住“互联网+医疗”的投资机会?象限分析法或许能给予投资者一些启示。
投资机会稍纵即逝,抢抓机会首先要了解当前政策。2015年是医疗行业改革深化的重要之年,近期医改政策也密集出台:
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5月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要求制定完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医药电商发展,并试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5月5日多部委发布公告,决定6月1日起取消除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外的所有药品政府定价,实行市场调节药价的管理。
一批政策密集出台,在此驱动下,投资界对健康产业关注度持续升温。同时,在“互联网+”的热潮下,医药企业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面临巨大发展机会,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投资者如何抢抓机会,在“互联网+”医疗投资领域猎金?
“医疗市场投资的总额大概从2002年开始低位徘徊直至2009年,2009年后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在2013年、2014年增长得更快。”在 2015“互联网+”医疗投资峰会——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投资机会圆桌讨论环节中,上海社会医学中心院长张澄宇表示。他认为,从政策面来看,不论微观还是宏观都有利好。如果问民营资本要如何投资医疗领域,可以通过一个坐标来解释。
张澄宇指出,把资产的重量也就是资产投入的程度,设定为纵坐标,然后把需要管理的技术难度作为横坐标。
如果投资者在第一象限投资,那么投资者就需要大量资本、卓越的技术和良好的管理团队才能运行,也即投入大型三甲医院。在这个领域投资,进度非常难,门槛也非常高。从实践来看,可以采用合伙、合资等方式进入,比如万达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开办了科研医院,投资主体是万达。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把门槛高的技术管理和运营管理交给专业机构(如医院)来做。这是第一象限。
还有一种是低资产、低管理要求的第三象限,这或将成为投资热点。例如连锁诊所、门诊部等,这种情况相对容易进入、容易获利,比较贴近老百姓的需求,是十分可行的。
另外,第二象限是重资产进入、管理要求相对比较低,适合产融投资。但在产融投资中,一个界限就是——倘若做财务投资,就不要做运营,这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比较合理的。
从四个象限来看,投资者倘若要定位,需要考虑3个因素:第一政策环境、第二资金层面、第三管理水准。将3个因素结合好,投资者到相应象限中选择项目,投资标的就会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