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 与全球资产配置渠道打通

发布时间:2015-06-01 10:24:11    作者:李敬祖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香港基金产品是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进行广泛的投资,而非仅局限于香港本地市场。所以,内地投资者有望通过香港基金业获得全球化投资的通道。相对而言,内地基金在港分支机构受到诸多限制,而中资资管公司目前能够最好满足内地投资者对香港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资需求的选择。

2015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正式签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监管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同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其具体含义是,允许符合条件的陆港两地的基金产品(包括常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在对方市场公开销售,初始投资额度设定为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市场开放互通加速,利好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

内地投资者的全球通道

两地对基金开放采取统一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相关基金产品需成立满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且在对方的销售规模占总资产比例不高于50%”。首批基金互认规模为(双向)各3000亿元人民币。据初步测算,符合互认标准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截止2014年底),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截止2015年1季度末)。依据中国证监会的表述,两地证监部门将按照循序渐进、平等互利、可测可控、便利业界的原则,主要引入对方市场主流成熟品种。早在2014年沪港通筹备期间,内地与香港就已经对基金互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事实上,基金互认在内地和香港金融开放和“走出去”的整体战略下,和股票互联互通是相并行的另一重要举措。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基金行业高度发达。据香港证监会数据,截止2014年底,于香港证监会登记注册的基金产品(Trusts&Mutual Funds)共1825只(另有220只伞形子基金),总资产净值13221亿美元,相当于8.2万亿元人民币。另外,香港证监会还登记还有2622个集体投资计划(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s,数据截止于2015年3月),也广泛投资于包括股市在内的各项金融资产。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有别于内地基金,香港基金产品是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进行广泛的投资,而非仅局限于香港本地市场。所以,内地投资者有望通过香港基金业获得全球化投资的通道。

主要针对主流基金产品

首轮互认开放主要针对各自的主流基金产品和品种。《备忘录》提出,两地证监部门将按照循序渐进、平等互利、可测可控、便利业界的原则,主要引入对方市场主流成熟品种。香港基金的开放名单仍将按照内地的“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混合型和指数型”分类来制定。这表示在首批开放名单中,主动配置于商品和衍生品。

首批基金互认仅限于现有产品,ETF基金有望优先受益。《规定》提出,“相关基金产品需成立满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且在对方的销售规模占总资产比例不高于50%”,清楚表明了首批基金互认将主要集中于现有产品的互相开放,而非针对性的设立新产品上。

香港市场目前的主流基金产品中,集中投资于港中小市值企业的基金产品较少,规模上更是相对边缘化。这意味着市场所期待的内地资金可借基金互认渠道涌向港股中小企业的情形,短期内不会直接出现。考虑到内地投资者对香港的基金管理人需要更多时间了解和跟踪表现,预计短期内香港的主动配置型基金自基金互认中也将受益不大。而被动配置型的ETF基金则有望受到内地投资者的青睐,特别是国际股指和商品ETF。

中资资管公司发展机遇

被寄予厚望的内地基金在港分支机构将受到诸多限制,中资资管公司则迎来发展机遇。内地基金公司在港分支机构,目前的主打产品多为A股或中资ETF,A50和沪深300ETF是主打品种,对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由于现有产品不能满足内地市场需要,而成立新产品又必须达到时限要求才可以进入开放名单,这意味着分支机构在内地销售的优势基本被抵消。规定提出的在港销售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进一步削弱了内地基金的特有竞争优势,其在香港的销售能力仍将成为其规模瓶颈。因此,在基金互认启动后,现有内地基金在港分支机构的受益程度有限。

在基金公司以外,由中资银行和券商下属资产管理公司和部分在港有分支机构的私募基金组成的各中资资产管理公司却有望在本轮互认开放中迎来发展机遇。由于战略发展定位差异,相比基金公司子公司,各中资资产管理公司发行有更多投资于港股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结合在内地销售当中的优势,以及其在产品投资上的灵活特点,中资资管公司是目前能够最好满足内地投资者对香港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资需求的选择。但资管公司规模偏小,且仅面向高净值个人客户的特点使其仍然不能成为本轮基金互认的主流力量。对港股市场整体而言,基金互认可能带来新增内地资本流量,并考虑到各指数成分蓝筹仍有望自基金互认中直接受益,市场仍然会对这一政策做出热烈的反应。

总体来看本次两地基金互认是继去年沪港通以来,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又一重大里程碑。在沪港通稳定运行,两地资本市场显现出财富效应的时期,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拉开新篇章。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在A股对外开放的大趋势之下,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对于现有的QFII、RQFII以及沪港通是有力的补充。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投资配额增加27%,总额理论上突破1.4万亿人民币。对于国内资金而言,也为投资者寻找到境外投资出口,可以通过香港通道实现对全球资产的配置功能。香港将成为连接内地和海外的投资通道纽带,为内资提供跨境的投资渠道,包括H股但又不限于港股的多元化全球投资品种,更为近9500亿离岸人民币资产提供更多可选的人民币投资标的。

两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优势互补将让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驱的牛市更长久更健康;透过香港资本市场,中国内地投资者对于中国全球资产的定价能力也将不断提升。

(作者系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