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理性看待我国外汇储备“缩水”

发布时间:2015-09-14 09:47:03    作者:高峰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高峰

中国外汇储备最近几个月连续下降,8月更是创下单月最大降幅,市场因此担忧外汇储备“瘦身”与资本大量流出有关。对此,有分析显示,短期内外汇储备减少是央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所为,是汇改必须付出的“成本”,不等于资本大量外逃。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和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未来外汇储备双向波动或成常态。

8月创单月最大降幅

最近,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连续“瘦身”令市场格外关注。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从3.65万亿美元下降至3.554万亿美元,减少939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8月降幅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连年大幅增长。2014年6月末,外汇储备达到3.99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此后开始下滑,至今年二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4个季度下滑,降至3.65万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减少影响着全球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过去10年,全体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规模合计增加将近7万亿美元,去年年中达到约8.05万亿美元的巅峰,外汇储备增量约有一半来自中国。

有分析推断,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减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款成本将上升。

磨合期“缩水”是必然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外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很多人据此推测外汇储备下降有可能是资本在大量外逃?其实不然。

从8月11日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以来,我国汇市仍处于“磨合期”,外汇储备在这期间较大幅度下降成为必然。8月11日央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出现阶段性大幅贬值。随后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导致在岸美元兑人民币即期外汇市场成交额暴增。

此外,外汇储备减少还有诸多其他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外汇资产重估,包括外汇储备中的欧元资产和其他资产;第二个原因是民间藏汇。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意愿增加所带来的外汇资产的转移,即部分外汇储备由官方流向了民间。有部分企业加快偿还对外债务,也带来了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下降。

资本有一定流出并不代表大幅外逃。虽然有些资金短期内从中国的金融市场转向海外金融市场,但属于正常的市场调整。

目前资本外流也与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以及建立亚投行有关,是我国主动在全球进行资本配置的行为。

“弹药充足”不必惊慌

短期内外汇储备流出并不足以撼动中国外汇储备的“大身量”。中国目前外汇储备“弹药充足”,短期在人民币较强的贬值预期下耗费一些成本是必然的,如果央行眼下不干预汇率市场,一旦形成趋势性的贬值预期,后续在套利资金的冲击下成本将会更高,但待长期汇率校对完成后,央行干预会退出。

多家机构预测,随着人民币贬值压力的进一步释放,央行仍会继续采取行动来控制汇率,未来外汇储备存量还将缩减。

长期来看,外汇储备双向波动或成常态,如果下半年股市企稳,资本流出不会大,倘若实体经济恢复得快,还会吸引更多资本流入。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教授、财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