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和平
国庆节后,A股市场有所回暖,沪指创历史最长的“七连阳”,成交额有所回升,整体震荡幅度较小。上周,上证综指报收3090.94点,全周涨0.89%;深证指数上周报收10748.90点,一周微跌0.10%。近期,深港通、六中全会、三季报业绩浪等是行情调整后向上的重要触发因素。
A股对外资吸引力提升
上周伊始,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走低等因素影响,B股重挫,A股也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次日,沪深两市又在三季度经济增速或超预期的带动下温和反弹。此后的几个交易日里,A股基本呈现震荡格局,沪指总体表现稍强,上周五盘中3100点得而复失。
从资金流向来看,10月以来出现了场外资金流入。散户新增投资者开户数减少3万户,均为自然人。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389232亿元,上周增加0.82%。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长期看,A股当前性价比在提升,有望吸引绝对收益资金逐步入场配置。此外,房地产开始调控,也有可能带来新一轮股市行情。从全球资本流动的视角看,由于此后的不确定性更多在欧美,此前受冷落的新兴市场可能再度迎来配置资本的青睐。近期MSCI再向A股抛出橄榄枝,全球最大的ETF公司也完成纳入A股,印证了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提升。
保险股涨跌互现
上周,保险股走势低迷,A股和港股涨跌不一。新华保险(601336.SH)A股收于41.80元,周跌0.74%;中国平安(601318.SH)收于34.22元,周涨0.32%;中国太保(601601.SH)收于29.27元,周跌0.88%;中国人寿(601628.SH)收21.51元,周涨跌0.28%。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周收报23374点,上涨141点,周涨0.61%。国企指数上周收报9686点,升84点,周涨0.89%。中国人寿(2628.HK)收于20.10港元,周跌2.90%;中国平安(2318.HK)收于40.30港元,周跌0.98%;中国太保(2601.HK)收于29.25港元,周涨1.56%;新华保险(1336.HK)收于34港元,周跌2.44%;中国太平(0966.HK)收于15.72港元,周跌1.26%;中国人保集团(1339.HK)收于3.11港元,与上周持平;中国财险(2328.HK)收于12.88港元,周涨0.47%。中国再保险(1508.HK)收于1.89港元,全周涨1.61%。
近期,A股四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的保费数据全部出炉。四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合计原保费已突破万亿元,达到10176.15亿元,接近四大上市险企去年全年的原保费收入(10646.8亿元)。
保险股低估 寿险前景看好
格理研究通过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分析表明,中国寿险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稳固,且前景看好,目前的中国保险股已被低估,因此应有更高的交易倍数。汇丰也在近期发布研究报告,宣布对中国平安的业务进行重估,取消了20%的综合金融估值折价,同时将平安H股、A股的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价分别为56港元和47元人民币。
过去10年,虽然寿险公司的利润增长犹如过山车般波动;但若在调整了准备金变化和资本利得/亏损后,国内寿险公司的利润增长水平是相对稳定的,自2009年以来更是达到2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麦格理推断称,从长期来看,随着各项业务线的成熟,中国寿险公司的基本净资产收益率将继续上升,且现阶段有可观的利润储备,可在未来加以释放。
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也指出,未来5-10年,寿险行业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众客户的中长期储蓄、医疗需求均在增强。普通民众的保险意识、购买保险产品的热度明显在提升。监管的红利、保险市场的开放程度、投资渠道的放开、税务政策的利好等等,将给行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