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国内资管市场迎来巨变的一年,资管行业经历了洗礼与重塑,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金融体系内最具活力和成长潜力的板块。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及实施细则相继出台,标志着大资管时代到来。
大资管的“大”,绝不是仅指规模大,更多样的产品、更多元的参与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大资管。2019年资管行业仍处于转型初期,我国将在回归资管本质、服务实体经济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入海外资管机构,重塑国内资管行业的投资理念。
□记者 和平
服务好实体经济是2019年中国资管行业的目标和突出的任务。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对GDP的支撑作用正不断强化。与传统经济重信贷、重抵押不同,新经济部门对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直接融资的依赖更强。国际经验表明,与新经济崛起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正是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壮大。金融以服务实体为生,中国金融业围绕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的转型迫在眉睫,资本市场需要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不仅要进一步盘活资金存量、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在投机炒作中空转,而且还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而释放实体经济活力。
资管新规下的竞合新格局
大资管时代,各金融机构竞合是主旋律。《资管新规》发布的目的是统一各类资管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但是由于各类资管机构的禀赋差异,仍会呈现差异化的竞争态势。
竞争方面,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监管放宽,各金融机构仍在加快圈占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产品同质化较高,特色产品较少。资产管理实质也是一种中介渠道,受托社会闲置资金,用于投资于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等领域,满足社会资金需求者,从而为社会资金供需两端搭建桥梁。从资金来源看,主要分为个人客户资金来源和机构客户资金来源,个人客户主要是一般居民客户和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主要是企业、养老金机构、银行、财务公司等,受限于统计数据限制,无法准确估算两类客户比例,不过机构客户可能更高,尤其是来自银行的资金占比较高。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机构客户资金来源仍是主流,这与老龄化社会保险、养老金机构资产规模庞大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长期看,资产管理行业逐步将会向着更加专业化、差异化方向发展,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市场结构也会逐步趋于集中化。
在合作方面,2019年各资管机构也将持续强强合作,诸如银证、银信、信证合作模式,增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聚合力和专业化。以资管产品销售为例,目前,银行可以代销各类资管产品,银行成为保险、基金等资管产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证券公司可以代销保险产品和信托产品,保险机构也可以代销公募基金,相比较而言仅信托公司无法代销除信托以外的其他金融产品。建立更为广泛的互销渠道有利于建立更加宽广的资产管理平台,以更多丰富多样的产品服务满足资产管理需求更加多样化的投资者,提升客户忠诚度和粘性,也可以进步增加收入来源。
总体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仍处于粗放发展时期,资产管理链条扔不完整,专业化程度不足,缺乏资产管理高端专业人才以及资管产品评价和咨询机构,行业发展透明性低,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理财子公司重塑资管行业
2018年开始下发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牌照,犹如投入资管大池子中的一朵浪花,在资管市场掀起阵阵涟漪,使各类资管机构之间重新构建出新的竞合关系。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标志着银行理财正式步入了“理财子公司时代”,资管行业迎来新一轮竞争。按照监管规定,4个月内批复筹建申请,2个月内批复开业申请,筹备时间不超过6个月,理财子公司有望在2019年落地,这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理财子公司将从几方面改变资管行业格局。一是将预期收益型模式下的银行理财投资者转化为真正净值化产品的投资者,教育投资者识别风险和承担风险,推动资管行业健康发展。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成为FOF产品的母基金,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募集资金,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与市场最优秀的投资机构合作,遴选市场优秀管理人,改善资管行业生态。三是加剧资管行业“优胜劣汰”,银行理财子公司虽然短期在机制上无法与基金公司相比,但是由于渠道和客户优势,将使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资管机构在市场上更加难以生存,加速资管行业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指出,从全球看,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是国际金融业的普遍做法。但银行理财子公司不是“超级牌照”“万能牌照”,它与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资管机构在经营理念、投资风格、人才储备等方面各有所长,多方之间有竞争但更有合作,未来可构建一种良性的竞合关系。从自身看,今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定位,如何与银行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其他子公司协作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开放市场 引入海外资管理念
大资管行业发展迅猛,中国可望在2019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产管理市场。中国资管行业发展优势是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和掌控财富的总量都在快速增长,同时中国资金出海投资与海外基金投资中国的意愿都很强。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国际支付刚刚起步,法律和监管体系尚未与国际对接,此外还要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与挑战。
引入海外资管机构是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引入海外成熟市场的投资管理经验,重塑国内资管行业的投资理念。中国资管行业在衍生品和另类投资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而外资资管机构可通过自身的投资经验,为中国投资者引入相关产品。此外,中国具有全球最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络,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可以加强渠道管理,形成核心优势。
此外,外资已然成为金融市场场不容忽视的机构力量,外资的流入,不仅给A股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更是加快了A股估值体系和投资理念的国际化进程。国家外汇局于近日宣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目前,全球知名的国际指数编制机构,包括明晟公司、富时罗素集团、伦敦交易所集团、彭博集团已经或宣布将会把中国A股、中国债券纳入其国际股票指数、相关国际债券指数等。这将吸引大量境外机构投资者被动或主动配置A股资产。
保险资管青睐基础设施债权计划
我国保险资管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保险企业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以保费收入为主,不仅受托管理母公司和中小险企的保险资金,更作为独立金融机构发行标准化产品募集资金进行第三方资产管理。2018年以来,资管新规发布,将保险资管纳入大资管监管范畴,确立主体地位。保险资管计划属私募类产品,发行范围限合格投资者,目前整体规模有限,相较于其他资管行业,新规对保险资管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2019年的投资布局,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第一期中国保险资管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超三成保险机构预期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有所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在宏观经济方面,针对国内经济预期,保险机构预期未来半年国内经济总体平稳,或有下行压力。超七成保险机构预期2019年管理资金规模将比2018年有所增加,超三成保险机构预期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有所增加。保险资管机构中,认为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增加和基本持平的比例分别为31.0%和43.6%;认为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增加和基本持平的比例均为37.0%;仅有25.4%的保险公司和26.0%的保险资管机构认为投资收益率将减少。
在股市震荡的大背景下,可以带来稳定回报的债权计划对保险投资的吸引力凸显。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2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213项,合计注册规模4547.26亿元,同比下降10.41%。2018年1-12月,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21项,注册规模2940.86亿元,同比增长19.23%;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89项,注册规模1245.40亿元,同比下降41.07%;股权投资计划3项,注册规模361.00亿元,同比下降27.14%。
在此次调查中,保险机构对债券市场预期偏乐观。69%的保险公司看多,27%的保险公司认为震荡。
此外,2019年,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将简化、提效。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简化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程序 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的通知,,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提高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效率。据统计,2018年1-10月,2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40项,合计注册规模2754.04亿元。
2018年是国内资管市场迎来巨变的一年,资管行业经历了洗礼与重塑,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金融体系内最具活力和成长潜力的板块。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及实施细则相继出台,标志着大资管时代到来。
大资管的“大”,绝不是仅指规模大,更多样的产品、更多元的参与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大资管。2019年资管行业仍处于转型初期,我国将在回归资管本质、服务实体经济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入海外资管机构,重塑国内资管行业的投资理念。
□记者 和平
服务好实体经济是2019年中国资管行业的目标和突出的任务。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对GDP的支撑作用正不断强化。与传统经济重信贷、重抵押不同,新经济部门对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直接融资的依赖更强。国际经验表明,与新经济崛起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正是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壮大。金融以服务实体为生,中国金融业围绕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的转型迫在眉睫,资本市场需要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不仅要进一步盘活资金存量、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在投机炒作中空转,而且还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而释放实体经济活力。
资管新规下的竞合新格局
大资管时代,各金融机构竞合是主旋律。《资管新规》发布的目的是统一各类资管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但是由于各类资管机构的禀赋差异,仍会呈现差异化的竞争态势。
竞争方面,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监管放宽,各金融机构仍在加快圈占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产品同质化较高,特色产品较少。资产管理实质也是一种中介渠道,受托社会闲置资金,用于投资于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等领域,满足社会资金需求者,从而为社会资金供需两端搭建桥梁。从资金来源看,主要分为个人客户资金来源和机构客户资金来源,个人客户主要是一般居民客户和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主要是企业、养老金机构、银行、财务公司等,受限于统计数据限制,无法准确估算两类客户比例,不过机构客户可能更高,尤其是来自银行的资金占比较高。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机构客户资金来源仍是主流,这与老龄化社会保险、养老金机构资产规模庞大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长期看,资产管理行业逐步将会向着更加专业化、差异化方向发展,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市场结构也会逐步趋于集中化。
在合作方面,2019年各资管机构也将持续强强合作,诸如银证、银信、信证合作模式,增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聚合力和专业化。以资管产品销售为例,目前,银行可以代销各类资管产品,银行成为保险、基金等资管产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证券公司可以代销保险产品和信托产品,保险机构也可以代销公募基金,相比较而言仅信托公司无法代销除信托以外的其他金融产品。建立更为广泛的互销渠道有利于建立更加宽广的资产管理平台,以更多丰富多样的产品服务满足资产管理需求更加多样化的投资者,提升客户忠诚度和粘性,也可以进步增加收入来源。
总体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仍处于粗放发展时期,资产管理链条扔不完整,专业化程度不足,缺乏资产管理高端专业人才以及资管产品评价和咨询机构,行业发展透明性低,投资者面临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理财子公司重塑资管行业
2018年开始下发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牌照,犹如投入资管大池子中的一朵浪花,在资管市场掀起阵阵涟漪,使各类资管机构之间重新构建出新的竞合关系。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标志着银行理财正式步入了“理财子公司时代”,资管行业迎来新一轮竞争。按照监管规定,4个月内批复筹建申请,2个月内批复开业申请,筹备时间不超过6个月,理财子公司有望在2019年落地,这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理财子公司将从几方面改变资管行业格局。一是将预期收益型模式下的银行理财投资者转化为真正净值化产品的投资者,教育投资者识别风险和承担风险,推动资管行业健康发展。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成为FOF产品的母基金,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募集资金,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与市场最优秀的投资机构合作,遴选市场优秀管理人,改善资管行业生态。三是加剧资管行业“优胜劣汰”,银行理财子公司虽然短期在机制上无法与基金公司相比,但是由于渠道和客户优势,将使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资管机构在市场上更加难以生存,加速资管行业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指出,从全球看,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是国际金融业的普遍做法。但银行理财子公司不是“超级牌照”“万能牌照”,它与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资管机构在经营理念、投资风格、人才储备等方面各有所长,多方之间有竞争但更有合作,未来可构建一种良性的竞合关系。从自身看,今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定位,如何与银行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其他子公司协作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开放市场 引入海外资管理念
大资管行业发展迅猛,中国可望在2019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产管理市场。中国资管行业发展优势是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和掌控财富的总量都在快速增长,同时中国资金出海投资与海外基金投资中国的意愿都很强。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国际支付刚刚起步,法律和监管体系尚未与国际对接,此外还要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与挑战。
引入海外资管机构是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引入海外成熟市场的投资管理经验,重塑国内资管行业的投资理念。中国资管行业在衍生品和另类投资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而外资资管机构可通过自身的投资经验,为中国投资者引入相关产品。此外,中国具有全球最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络,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可以加强渠道管理,形成核心优势。
此外,外资已然成为金融市场场不容忽视的机构力量,外资的流入,不仅给A股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更是加快了A股估值体系和投资理念的国际化进程。国家外汇局于近日宣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目前,全球知名的国际指数编制机构,包括明晟公司、富时罗素集团、伦敦交易所集团、彭博集团已经或宣布将会把中国A股、中国债券纳入其国际股票指数、相关国际债券指数等。这将吸引大量境外机构投资者被动或主动配置A股资产。
保险资管青睐基础设施债权计划
我国保险资管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保险企业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以保费收入为主,不仅受托管理母公司和中小险企的保险资金,更作为独立金融机构发行标准化产品募集资金进行第三方资产管理。2018年以来,资管新规发布,将保险资管纳入大资管监管范畴,确立主体地位。保险资管计划属私募类产品,发行范围限合格投资者,目前整体规模有限,相较于其他资管行业,新规对保险资管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2019年的投资布局,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第一期中国保险资管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超三成保险机构预期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有所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在宏观经济方面,针对国内经济预期,保险机构预期未来半年国内经济总体平稳,或有下行压力。超七成保险机构预期2019年管理资金规模将比2018年有所增加,超三成保险机构预期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有所增加。保险资管机构中,认为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增加和基本持平的比例分别为31.0%和43.6%;认为2019年投资收益率将比2018年增加和基本持平的比例均为37.0%;仅有25.4%的保险公司和26.0%的保险资管机构认为投资收益率将减少。
在股市震荡的大背景下,可以带来稳定回报的债权计划对保险投资的吸引力凸显。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2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213项,合计注册规模4547.26亿元,同比下降10.41%。2018年1-12月,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21项,注册规模2940.86亿元,同比增长19.23%;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89项,注册规模1245.40亿元,同比下降41.07%;股权投资计划3项,注册规模361.00亿元,同比下降27.14%。
在此次调查中,保险机构对债券市场预期偏乐观。69%的保险公司看多,27%的保险公司认为震荡。
此外,2019年,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将简化、提效。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简化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程序 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的通知,,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提高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注册效率。据统计,2018年1-10月,2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40项,合计注册规模2754.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