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和平
随着亚太区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规模的快速扩张,亚太区保险业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性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把握亚太区保险行业的发展机遇》(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尽管亚太区市场存在大量机遇,保险公司依然面临激烈竞争。想要取得成功,保险公司必须建立可复制的成功模式,选择与自身核心优势相匹配的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由于家庭财富不断累积,许多家庭倾向于购买更多保险,尤其是针对房屋和汽车的保险。2013-2017年,中国内地产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为13%,有望在2020-2029年期间翻倍。
贝恩公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业务主席曾丽春表示,《报告》着眼整个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中产阶级人群,为亚太区保险行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关注数字化颠覆、生态体系和客户体验三大关键领域来提升在亚太区市场的领先地位。
亚太区家庭财富总额有望超过北美
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各种类型的保险需求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在中国市场,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在2013-2017年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5%。大型保险公司要想取得持续成功,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与那些将数字化摆在首位的对手竞争,但同时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与合规问题。
研究发现,整个亚太区,尤其在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推动着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据预测,亚太区家庭财富总额有望在2023年超过北美地区,届时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级家庭数量将分别达到1.09亿和8300万。伴随着家庭资产的增长,亚太区的消费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这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方面,也体现在非必需品方面。
尽管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人口变迁驱动了保险需求的增长,保险的覆盖面依然不足。研究发现,亚太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消费者投保率严重不足,例如印度、印尼、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地区的保险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香港、新加坡和韩国。
曾丽春表示:“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各种类型的保险需求有了突破性的增长。例如,在中国市场,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在2013-2017年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5%。”
贝恩公司研究数据显示,尽管亚太各地区市场都存在巨大机遇,保险公司仍需谨慎对待。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地区,各个地区的市场需求可能不同,而且各个国家的保险模式也有所差异。例如,中国、印度和部分东南亚市场的保险业务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那些保险业务更为成熟的国家,这些市场却面临着增速放缓或者零增长的局面。
中国家庭倾向购买更多保险
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家庭在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和住宿)和非必需品(如摩托车和汽车)上的花费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家庭财富不断累积,许多家庭倾向于购买更多保险,尤其是针对房屋和汽车的保险。《报告》显示2013-2017年,中国内地产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为13%,有望在2020-2029年期间翻倍。
纵观快速增长的中国保险市场,大型保险公司如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保等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对试图进军中国市场的海外保险公司形成了挑战。这些国内保险巨头专注于追求快速的营收增长以获得市场份额,往往以在短期内牺牲利润率为代价。
在汽车保险领域,中国人保、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三家主要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5%,占中国内地市场产险业务的70%,主要面向个人客户。在寿险领域,本土保险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和中国太平洋保险等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正被国内中型保险公司蚕食。
2018年4月,中国宣布逐步放开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允许外资独资保险企业在华经营。在7个月内,安联保险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全资保险控股公司的许可。不久之后,法国安盛集团与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国内股东完成股权收购协议的签署,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实现了全资控股安盛天平的第一步。
保险技术公司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在中国内地、印度和印尼等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保险技术公司和其他新玩家,其中包括科技公司、零售商和行业外的其他公司,有希望超越现有玩家,赢得市场份额。同时,调查显示,亚太区的保险消费者对于新的理念和保险公司的接受程度较高。在泰国、印尼、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对新公司的保险业务持开放态度。
在开发生态系统领域,中国的保险公司已经领先一步。以平安保险为例,该公司的“平安好医生”是一个一站式的医疗生态系统,每月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该平台的服务包括家庭医生的治疗方案,关于健康生活的建议和个人健康管理工具,旨在为每个会员提供家庭医生、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管理计划。
除此之外,平安保险还开发了“金融壹账通”,这是一个为包括其它保险公司在内的中小型金融企业提供服务的生态系统。它提供了一个云平台,其中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面部和语音识别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该平台将定价和理赔等核心功能数字化。
很多保险公司虽然在亚太区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但也开始与其他有生态系统的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在2017-2018年间,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保险公司之间曾达成20余个合作协议。其中,一些老牌保险公司与一些年轻的保险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
例如,友邦保险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微医达成合作,友邦保险的客户可以优先享用微医一系列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包括预约挂号、线上问诊等,以及受惠于其分布在中国内地30个省份由2700家医院、22万名医生和1.5万家药房所组成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三大关键领域值得关注
贝恩研究发现,领先的保险公司将生态体系视为促进增长以及吸引、维系客户的手段之一,它们或自己筹建全新的生态体系,或加入已有的生态体系,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整个亚太区,使用生态体系的车险和寿险客户对保险公司的忠诚度最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没有提供任何生态体系服务的保险公司,客户忠诚度明显要低很多。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金融服务业务主席Henrik Naujoks先生表示,大型保险公司要想取得持续成功,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与那些将数字化摆在首位的对手竞争,但同时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与合规问题。对于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为重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的地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贝恩公司认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关注三大关键领域来提升在亚太区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字化颠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保险行业的数字化颠覆,通过政府资助的孵化器鼓励数字化创新,以此鼓励保险公司多多尝试新技术。
生态体系——通过创建或加入已有生态体系,大型保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和选择,重新定义客户关系,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客户体验——为了给客户提供最佳体验,保险公司需要重新设计端到端的客户旅程,向客户提供易于使用、方便获取信息和协助的数字化服务。
曾丽春指出,保险公司可以更多地了解客户的期望和未来趋势,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善业务、降低价格、提升速度。同时,保险公司可以设想在未来10-20年保险行业可能会是什么样,提早行动,为未来的竞争做好准备。
□记者 和平
随着亚太区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规模的快速扩张,亚太区保险业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性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把握亚太区保险行业的发展机遇》(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尽管亚太区市场存在大量机遇,保险公司依然面临激烈竞争。想要取得成功,保险公司必须建立可复制的成功模式,选择与自身核心优势相匹配的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由于家庭财富不断累积,许多家庭倾向于购买更多保险,尤其是针对房屋和汽车的保险。2013-2017年,中国内地产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为13%,有望在2020-2029年期间翻倍。
贝恩公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业务主席曾丽春表示,《报告》着眼整个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中产阶级人群,为亚太区保险行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关注数字化颠覆、生态体系和客户体验三大关键领域来提升在亚太区市场的领先地位。
亚太区家庭财富总额有望超过北美
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各种类型的保险需求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在中国市场,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在2013-2017年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5%。大型保险公司要想取得持续成功,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与那些将数字化摆在首位的对手竞争,但同时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与合规问题。
研究发现,整个亚太区,尤其在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推动着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据预测,亚太区家庭财富总额有望在2023年超过北美地区,届时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级家庭数量将分别达到1.09亿和8300万。伴随着家庭资产的增长,亚太区的消费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这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方面,也体现在非必需品方面。
尽管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人口变迁驱动了保险需求的增长,保险的覆盖面依然不足。研究发现,亚太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消费者投保率严重不足,例如印度、印尼、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地区的保险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香港、新加坡和韩国。
曾丽春表示:“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各种类型的保险需求有了突破性的增长。例如,在中国市场,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在2013-2017年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5%。”
贝恩公司研究数据显示,尽管亚太各地区市场都存在巨大机遇,保险公司仍需谨慎对待。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地区,各个地区的市场需求可能不同,而且各个国家的保险模式也有所差异。例如,中国、印度和部分东南亚市场的保险业务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那些保险业务更为成熟的国家,这些市场却面临着增速放缓或者零增长的局面。
中国家庭倾向购买更多保险
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家庭在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和住宿)和非必需品(如摩托车和汽车)上的花费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家庭财富不断累积,许多家庭倾向于购买更多保险,尤其是针对房屋和汽车的保险。《报告》显示2013-2017年,中国内地产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为13%,有望在2020-2029年期间翻倍。
纵观快速增长的中国保险市场,大型保险公司如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保等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对试图进军中国市场的海外保险公司形成了挑战。这些国内保险巨头专注于追求快速的营收增长以获得市场份额,往往以在短期内牺牲利润率为代价。
在汽车保险领域,中国人保、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三家主要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5%,占中国内地市场产险业务的70%,主要面向个人客户。在寿险领域,本土保险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和中国太平洋保险等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正被国内中型保险公司蚕食。
2018年4月,中国宣布逐步放开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允许外资独资保险企业在华经营。在7个月内,安联保险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全资保险控股公司的许可。不久之后,法国安盛集团与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国内股东完成股权收购协议的签署,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实现了全资控股安盛天平的第一步。
保险技术公司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在中国内地、印度和印尼等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保险技术公司和其他新玩家,其中包括科技公司、零售商和行业外的其他公司,有希望超越现有玩家,赢得市场份额。同时,调查显示,亚太区的保险消费者对于新的理念和保险公司的接受程度较高。在泰国、印尼、中国内地和马来西亚,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对新公司的保险业务持开放态度。
在开发生态系统领域,中国的保险公司已经领先一步。以平安保险为例,该公司的“平安好医生”是一个一站式的医疗生态系统,每月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该平台的服务包括家庭医生的治疗方案,关于健康生活的建议和个人健康管理工具,旨在为每个会员提供家庭医生、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管理计划。
除此之外,平安保险还开发了“金融壹账通”,这是一个为包括其它保险公司在内的中小型金融企业提供服务的生态系统。它提供了一个云平台,其中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面部和语音识别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该平台将定价和理赔等核心功能数字化。
很多保险公司虽然在亚太区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但也开始与其他有生态系统的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在2017-2018年间,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保险公司之间曾达成20余个合作协议。其中,一些老牌保险公司与一些年轻的保险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
例如,友邦保险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微医达成合作,友邦保险的客户可以优先享用微医一系列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包括预约挂号、线上问诊等,以及受惠于其分布在中国内地30个省份由2700家医院、22万名医生和1.5万家药房所组成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三大关键领域值得关注
贝恩研究发现,领先的保险公司将生态体系视为促进增长以及吸引、维系客户的手段之一,它们或自己筹建全新的生态体系,或加入已有的生态体系,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整个亚太区,使用生态体系的车险和寿险客户对保险公司的忠诚度最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没有提供任何生态体系服务的保险公司,客户忠诚度明显要低很多。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金融服务业务主席Henrik Naujoks先生表示,大型保险公司要想取得持续成功,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与那些将数字化摆在首位的对手竞争,但同时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与合规问题。对于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为重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的地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贝恩公司认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关注三大关键领域来提升在亚太区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字化颠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保险行业的数字化颠覆,通过政府资助的孵化器鼓励数字化创新,以此鼓励保险公司多多尝试新技术。
生态体系——通过创建或加入已有生态体系,大型保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和选择,重新定义客户关系,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客户体验——为了给客户提供最佳体验,保险公司需要重新设计端到端的客户旅程,向客户提供易于使用、方便获取信息和协助的数字化服务。
曾丽春指出,保险公司可以更多地了解客户的期望和未来趋势,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善业务、降低价格、提升速度。同时,保险公司可以设想在未来10-20年保险行业可能会是什么样,提早行动,为未来的竞争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