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两新一重”为险资带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0-05-28 10:00:43    作者:于文哲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于文哲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词汇,其中“两新”主要是指“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而“一重”指的是“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这给保险资金的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随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陆续公布,给予保险资金更多投资机会的呼吁也频频出现。监管政策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养老金投资放开,这些都为保险资产管理开拓了空间。不过,不管业务拓展到哪一领域,与银行、信托、券商、基金等各类资管机构共同竞争,保险资管机构都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风格和优势,做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

放开个人市场与推动险资入市

资管新规出台后,保险资管产品定位为私募产品,主要面向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其中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允许向自然人合格投资者发售。

合格个人投资者,以及高净值客户,是我国资产管理领域一块日益增长的“大蛋糕”。胡润研究院2018年报告显示,大中华地区千万级别的高净值家庭已经增长至201万户,亿元级别的高净值客户超过13万户。正如泰康资产CEO段国圣此前接受本报专访时所言,谁抓住了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谁就能在我国未来的资管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周延礼认为,向险资开放个人市场,能够有效丰富资管产品市场的供给,给予投资者更大的选择空间;发挥保险资管机构管理长期资金的经验,以及在大类资产配置、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收益;通过与其他资管机构开展良性竞争,持续促进保险资管机构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整体水平。

最近,新《证券法》落地,资本市场正持续深化以注册制为核心的改革。周延礼表示,保险资金作为市场第二大的机构投资者,将面临新的投资机遇,需要不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在审慎监管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自主权,对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资产匹配状况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开展更多的权益类资产投资。

推动险资入市一直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缺乏好的投资标的等弊端降低了其对险资吸引力。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表示,要从融资端和投资端两头发力,比如在主体建设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有利于推动险资入市,使其享受到提高投资收益、平滑利润表现等益处,同时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投资“两新一重”,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给险资带来新的机遇。

具体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等领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长期催生诸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等;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则是基建的主要构成,2019年交通仓储邮政和水利投资额合计达7.54万亿元,占基建投资比例为41%。

对于“两新一重”这一国家政策支持、投资范围丰富的重要投资领域,险资大有可为,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投资、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等多种方式进行参与。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保险资管机构注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规模超过1.2万亿元,近3年来注册数量平均增长率约为38%,注册规模平均增长率为17%;债权投资计划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近6500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近2000亿元,支持绿色产业超过8700亿元,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

今年开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险资更是积极行动,加大对疫区基建项目投融资支持,强化对企业复工复产的长期融资支持,重点扶持民营和小微企业。

2月,包括“平安养老-湖北交投紫云铁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在内的首批两只抗疫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注册落地,两只产品均投向抗击疫情主战场的湖北地区,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当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金额合计34.62亿元。

5月,光大永明资产成功注册“光大永明-比亚迪重庆锂电池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拟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重庆弗迪锂离子电池及配套材料生产项目的建设开发,助力新能源行业汽车行业发展,化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

在股权投资方面,今年险资举牌格外火热,投资标的不乏“新基建”。如华泰资产举牌了生产交通领域新材料的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其纾困解压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优质稳定回报。

“新基建”也体现在线上,保险资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优化投资决策。此前,平安资管香港分公司开发了AI量化指数增强策略,运用量化、统计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法,找出市场上有效的“因子”,找到具有优良因子、能为投资者带来正向超额收益的公司,在A股市场实践中取得不俗成绩。

积极参与养老金“二、三支柱”管理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一枝独大”,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发展缓慢。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而截至2019年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还未达到1.8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规模更是有限。

针对这一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表示,养老金是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的长期资金,建议加强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意愿,推动养老金入市。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适合养老金的投资品种还不够多,可参考养老金发展较好的国家,开发适合养老金的投资品种,包括面向养老基金发行专门债券、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债权,以及允许养老基金投资股权等。

险资应该重视养老金“二、三支柱”这块广阔的蓝海,充分抓住投资领域拓宽、税收政策利好等机遇,积极参与养老金投资管理。


“两新一重”为险资带来新机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28

□实习记者 于文哲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词汇,其中“两新”主要是指“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而“一重”指的是“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这给保险资金的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随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陆续公布,给予保险资金更多投资机会的呼吁也频频出现。监管政策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养老金投资放开,这些都为保险资产管理开拓了空间。不过,不管业务拓展到哪一领域,与银行、信托、券商、基金等各类资管机构共同竞争,保险资管机构都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风格和优势,做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

放开个人市场与推动险资入市

资管新规出台后,保险资管产品定位为私募产品,主要面向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其中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允许向自然人合格投资者发售。

合格个人投资者,以及高净值客户,是我国资产管理领域一块日益增长的“大蛋糕”。胡润研究院2018年报告显示,大中华地区千万级别的高净值家庭已经增长至201万户,亿元级别的高净值客户超过13万户。正如泰康资产CEO段国圣此前接受本报专访时所言,谁抓住了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谁就能在我国未来的资管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周延礼认为,向险资开放个人市场,能够有效丰富资管产品市场的供给,给予投资者更大的选择空间;发挥保险资管机构管理长期资金的经验,以及在大类资产配置、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收益;通过与其他资管机构开展良性竞争,持续促进保险资管机构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整体水平。

最近,新《证券法》落地,资本市场正持续深化以注册制为核心的改革。周延礼表示,保险资金作为市场第二大的机构投资者,将面临新的投资机遇,需要不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在审慎监管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自主权,对偿付能力充足率较高、资产匹配状况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开展更多的权益类资产投资。

推动险资入市一直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缺乏好的投资标的等弊端降低了其对险资吸引力。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表示,要从融资端和投资端两头发力,比如在主体建设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有利于推动险资入市,使其享受到提高投资收益、平滑利润表现等益处,同时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投资“两新一重”,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给险资带来新的机遇。

具体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等领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长期催生诸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等;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则是基建的主要构成,2019年交通仓储邮政和水利投资额合计达7.54万亿元,占基建投资比例为41%。

对于“两新一重”这一国家政策支持、投资范围丰富的重要投资领域,险资大有可为,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投资、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等多种方式进行参与。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保险资管机构注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规模超过1.2万亿元,近3年来注册数量平均增长率约为38%,注册规模平均增长率为17%;债权投资计划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近6500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近2000亿元,支持绿色产业超过8700亿元,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

今年开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险资更是积极行动,加大对疫区基建项目投融资支持,强化对企业复工复产的长期融资支持,重点扶持民营和小微企业。

2月,包括“平安养老-湖北交投紫云铁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在内的首批两只抗疫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注册落地,两只产品均投向抗击疫情主战场的湖北地区,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当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金额合计34.62亿元。

5月,光大永明资产成功注册“光大永明-比亚迪重庆锂电池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拟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重庆弗迪锂离子电池及配套材料生产项目的建设开发,助力新能源行业汽车行业发展,化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

在股权投资方面,今年险资举牌格外火热,投资标的不乏“新基建”。如华泰资产举牌了生产交通领域新材料的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其纾困解压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优质稳定回报。

“新基建”也体现在线上,保险资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优化投资决策。此前,平安资管香港分公司开发了AI量化指数增强策略,运用量化、统计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法,找出市场上有效的“因子”,找到具有优良因子、能为投资者带来正向超额收益的公司,在A股市场实践中取得不俗成绩。

积极参与养老金“二、三支柱”管理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一枝独大”,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发展缓慢。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而截至2019年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还未达到1.8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规模更是有限。

针对这一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表示,养老金是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的长期资金,建议加强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意愿,推动养老金入市。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上适合养老金的投资品种还不够多,可参考养老金发展较好的国家,开发适合养老金的投资品种,包括面向养老基金发行专门债券、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债权,以及允许养老基金投资股权等。

险资应该重视养老金“二、三支柱”这块广阔的蓝海,充分抓住投资领域拓宽、税收政策利好等机遇,积极参与养老金投资管理。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