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资管助力养老财富储备

发布时间:2020-08-20 09:47:16    作者:于文哲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实习记者 于文哲

“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增加养老财富储备需要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在这方面,保险资管发挥着重要作用。8月16日,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主办,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养老财富储备系列公开讲座——保险业专场”上,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徐敬惠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在第三支柱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依托自身投资管理经验承接养老金的管理,并协同保险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开发相关养老账户产品,打通二三支柱。

险企管理三支柱养老金卓有成效

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介绍,保险机构在支持三支柱的建设,特别是三支柱的资金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和较好成绩。

从第一支柱来看,已经有6家保险机构成为社保基金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管理的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规模达到900亿元,同比增长28.57%。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机构凭借在非标产品开发和配置方面的专业优势,成为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产品中,非标型产品的主要管理人。近年来,保险机构管理的基本养老金组合的投资收益,大部分超过了投资基准,显示出良好的投资能力。

从第二支柱来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23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中,保险机构占8家;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组合数2627个,占比65%;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8830亿元,占比54%。实际上,近几年,投资管理规模排名前三位的机构都是保险机构,泰康资产更是在2020年一季度成为首家管理企业年金突破3000亿元的机构。根据人社部披露数据,保险机构作为企业年金投管人的投资收益水平也处在行业前列,比如,2020年一季度,单一计划含权益类组合中,华泰资产以1.67%收益率并列第一;集合计划固定收益类组合中,平安养老加权平均收益率最高,为2.09%。在职业年金管理领域,截至2019年底,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职业年金受托人评选中,保险机构中标数量占绝对优势。5家全部中标的机构中,4家属于保险机构,包括长江养老、国寿养老、泰康养老和平安养老。

从第三支柱来看,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团体保险、养老保障等业务。一般来说,保险业总资产的20%是养老保险资产,按这一比例推算,到今年年底,保险业所积累的个人养老保险资产有望达到4.8万亿元。曹德云推测,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随着社会公众的养老保障需求不断增强,商业养老保障会进入快速增长期。

保险资管推动第三支柱发展作用显著

保险机构在发展第三支柱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从业务特性看,养老金本身具有储蓄、保险和再分配的三大功能。个人养老账户兼具了保险和投资两大属性,而保险机构不仅具有保险保障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在投资托管、运营、服务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因而有条件成为养老金账户管理、投资管理、产品供给、综合服务的主力军。”曹德云阐释道。

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要求稳定回报等特征决定了保险资管审慎稳健的投资风格、追求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理念,也锻炼出保险资管更强的长期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这与个人养老账户资金的长期存续性质高度匹配,也使保险资管对养老资金投资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具体从资产配置结构来看,保险资金投资固定收益资产占比较高,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稳定性好。此外,较强的另类资产配置能力还可以为养老金投资管理带来效益提升和期限匹配的外溢效应。

近十年来,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保险资金仍实现年均超过5.3%的投资收益率,逐渐确立了投资稳健、安全较高、收益较好的品牌形象,其运作经验和技术可以运用于性质相似的个人养老金管理之中。

保险资管还可以参与产品研发助推养老金规模提升。一直以来,年金险及养老年金险等长期储蓄型产品扮演了过往主要的第三支柱角色,而备受社会和市场关注的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也已于2018年5月起正式试点施行。

保险资管机构通过与寿险机构、年金管理机构的协同,能够完成全生命周期负债的测算,全程参与企业年金制度政策研究、地区试点工作,合作开发税延养老之外的商业养老账户创新类产品,丰富第三支柱体系,承接居民养老资产,相关账户类产品可以依托保险销售渠道加快推广节奏,促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快速提升,累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产品的管理规模,尽快缓解第一和第二支柱的压力。

全方位发力养老财富储备市场

“由于现存其他资管机构各具优势,加上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新型业态放开、外资机构纷纷入场,目前整个养老金管理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这对保险资管机构的内在实力提出了很大挑战。所以,保险行业要一方面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能力,平衡好行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努力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曹德云说。

保险业如何在未来的养老财富管理市场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曹德云对此提出四个建议:

第一,研究推动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投资范围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的多元化配置是实现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基础,建议各政府部门考虑逐步扩大养老金权益投资、另类投资、产业投资、境外投资的范围;在现有的保险资金配置范围广的基础上,考虑以养老金投资为试点,放开黄金、大宗商品等战略资产的投资政策。

第二,加快打造与其他行业平等竞争的产品体系。养老金产品本身需要更加关注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风险偏好的长期储蓄行为的特征,以设计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保险机构对于生命周期特点的把握优于其他行业,能够在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根据养老金在积累期和领取期的不同功能设计出不同产品。

此外,保险资管机构要发挥自己保险资产配置的专业特长,利用可以创设债券计划、股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中长期产品的业务特性,开发适合服务于养老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

第三,建立养老金行业标准以及数据共享机制。保险业在服务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建设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养老金数据信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在养老方面的不同需求和偏好,针对特性,开发出多层次的产品。

第四,借助金融科技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金融拥抱科技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养老资产管理领域,金融科技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未来如果在信用管控、风险管控、交易撮合等方面,更多地引入新型金融科技成果,对于提高养老资产管理运营效率和维护资金安全都大有裨益。


保险资管助力养老财富储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8-20

□实习记者 于文哲

“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增加养老财富储备需要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在这方面,保险资管发挥着重要作用。8月16日,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主办,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养老财富储备系列公开讲座——保险业专场”上,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徐敬惠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在第三支柱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依托自身投资管理经验承接养老金的管理,并协同保险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开发相关养老账户产品,打通二三支柱。

险企管理三支柱养老金卓有成效

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介绍,保险机构在支持三支柱的建设,特别是三支柱的资金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和较好成绩。

从第一支柱来看,已经有6家保险机构成为社保基金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管理的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规模达到900亿元,同比增长28.57%。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机构凭借在非标产品开发和配置方面的专业优势,成为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产品中,非标型产品的主要管理人。近年来,保险机构管理的基本养老金组合的投资收益,大部分超过了投资基准,显示出良好的投资能力。

从第二支柱来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23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中,保险机构占8家;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组合数2627个,占比65%;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8830亿元,占比54%。实际上,近几年,投资管理规模排名前三位的机构都是保险机构,泰康资产更是在2020年一季度成为首家管理企业年金突破3000亿元的机构。根据人社部披露数据,保险机构作为企业年金投管人的投资收益水平也处在行业前列,比如,2020年一季度,单一计划含权益类组合中,华泰资产以1.67%收益率并列第一;集合计划固定收益类组合中,平安养老加权平均收益率最高,为2.09%。在职业年金管理领域,截至2019年底,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职业年金受托人评选中,保险机构中标数量占绝对优势。5家全部中标的机构中,4家属于保险机构,包括长江养老、国寿养老、泰康养老和平安养老。

从第三支柱来看,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团体保险、养老保障等业务。一般来说,保险业总资产的20%是养老保险资产,按这一比例推算,到今年年底,保险业所积累的个人养老保险资产有望达到4.8万亿元。曹德云推测,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随着社会公众的养老保障需求不断增强,商业养老保障会进入快速增长期。

保险资管推动第三支柱发展作用显著

保险机构在发展第三支柱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从业务特性看,养老金本身具有储蓄、保险和再分配的三大功能。个人养老账户兼具了保险和投资两大属性,而保险机构不仅具有保险保障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在投资托管、运营、服务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因而有条件成为养老金账户管理、投资管理、产品供给、综合服务的主力军。”曹德云阐释道。

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要求稳定回报等特征决定了保险资管审慎稳健的投资风格、追求资产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理念,也锻炼出保险资管更强的长期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这与个人养老账户资金的长期存续性质高度匹配,也使保险资管对养老资金投资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具体从资产配置结构来看,保险资金投资固定收益资产占比较高,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稳定性好。此外,较强的另类资产配置能力还可以为养老金投资管理带来效益提升和期限匹配的外溢效应。

近十年来,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保险资金仍实现年均超过5.3%的投资收益率,逐渐确立了投资稳健、安全较高、收益较好的品牌形象,其运作经验和技术可以运用于性质相似的个人养老金管理之中。

保险资管还可以参与产品研发助推养老金规模提升。一直以来,年金险及养老年金险等长期储蓄型产品扮演了过往主要的第三支柱角色,而备受社会和市场关注的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也已于2018年5月起正式试点施行。

保险资管机构通过与寿险机构、年金管理机构的协同,能够完成全生命周期负债的测算,全程参与企业年金制度政策研究、地区试点工作,合作开发税延养老之外的商业养老账户创新类产品,丰富第三支柱体系,承接居民养老资产,相关账户类产品可以依托保险销售渠道加快推广节奏,促进第三支柱养老金规模快速提升,累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产品的管理规模,尽快缓解第一和第二支柱的压力。

全方位发力养老财富储备市场

“由于现存其他资管机构各具优势,加上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新型业态放开、外资机构纷纷入场,目前整个养老金管理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这对保险资管机构的内在实力提出了很大挑战。所以,保险行业要一方面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能力,平衡好行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努力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曹德云说。

保险业如何在未来的养老财富管理市场发挥更加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曹德云对此提出四个建议:

第一,研究推动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投资范围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的多元化配置是实现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基础,建议各政府部门考虑逐步扩大养老金权益投资、另类投资、产业投资、境外投资的范围;在现有的保险资金配置范围广的基础上,考虑以养老金投资为试点,放开黄金、大宗商品等战略资产的投资政策。

第二,加快打造与其他行业平等竞争的产品体系。养老金产品本身需要更加关注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风险偏好的长期储蓄行为的特征,以设计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保险机构对于生命周期特点的把握优于其他行业,能够在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根据养老金在积累期和领取期的不同功能设计出不同产品。

此外,保险资管机构要发挥自己保险资产配置的专业特长,利用可以创设债券计划、股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中长期产品的业务特性,开发适合服务于养老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

第三,建立养老金行业标准以及数据共享机制。保险业在服务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建设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养老金数据信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在养老方面的不同需求和偏好,针对特性,开发出多层次的产品。

第四,借助金融科技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金融拥抱科技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养老资产管理领域,金融科技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未来如果在信用管控、风险管控、交易撮合等方面,更多地引入新型金融科技成果,对于提高养老资产管理运营效率和维护资金安全都大有裨益。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