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于文哲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投资官、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EO段国圣应邀做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后疫情时代的资产配置”为主题,剖析后疫情时代的资产配置策略。
段国圣表示,从权益方面看,尽管近年来国际形势严峻,我国的外资流入仍非常稳定,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拟定三条标准:上市公司市值在50亿-1000亿美元之间;属于相对稳定的成长行业,比如消费、医药、科技等;复合收入和增速在10%以上。筛选发现,MSCI WORLD指数所有的成分股中,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成分股,58%是中国公司,18%是美国公司,其他地区公司占24%,“这说明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公司”。
目前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速下降,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受到一定压力,这些行业是否完全丧失投资价值?段国圣认为不一定。第一,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第二,业务转型可能带来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商业银行是传统产业,其传统业务贷款的固定收益在下降,但是其新业态资管的利润、毛利率虽然比贷款低,但是作为新兴产业在增长;第三,存量资产的经营质效提升。比如地产开发量下降,但是存量的物业管理在加大,所以现在物业管理的市场增长非常好。与此同时,一个大板块可能是下降的,但是在板块内部,有一部分产业在增长。
这样的产业之一是地产。当前劳动力人口下降,城镇化进程放缓,存在住房刚需的主力置业人口见顶回落,房地产投资的拐点毫无疑问正在形成。但是还有其他几个利好因素,一是经济条件改善,人均住宅面积提升,原来一家三口住120平方米,现在要住240平方米。有些房子旧了要拆迁,有些年轻人一个人居住,同样也要一套房子。所以,尽管城镇化的速度在放慢,但是城镇化还在继续,只是增长的速度比前些年慢,每年增量大概有4亿-5亿平方米;二是家庭小型化,户均套数接近饱和,但是套均面积在增加,这部分对应每年有5亿-6亿平方米的需求;三是旧房改造,每年大概也有2亿平方米的需求,以上3项加在一起有12亿-13亿平方米的年增量。
“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即使住房最高峰的时期过去,但刚性需求也还是有很大的量。由此,尽管地产的需求下降,但行业的集中度会上升,如果投资的企业是排名前20的地产企业,很可能该类企业每年的销售量和销售面积不降反增。中国的地产企业太多,排名靠后的一些企业可能消失或者是市场占有率下降,而头部的地产企业仍有大量存量的房子,还有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所以售房和物业管理收入还在往上涨。”段国圣说。
第二是消费升级浪潮下的消费产业。在消费升级下,渗透率提高,一些存量产品存在更新换代需求。以家电为例,家电本质上是跟地产相关的,买了房子之后一般就会买家电,随着地产购置的逐步下降,家电的需求也是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原来的空调可能没有现在的好,可能就要换一个新空调,原来可能每间房一个空调,现在想买一个中央空调。此外,家电还可以拓展销售到海外市场,比如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目前,汽车消费和服务业消费方面,我国的渗透率比发达国家低,这些产业还有很强的增长空间。所以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具有技术品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可在产品升级换代中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同时,随着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兴起,又给很多长尾产品提出了高质量生存空间,并且可能针对某些特定的人群制造特殊产品,存在增长空间。
从家电行业看,增长来自传统品类(比如空调、抽油烟机)渗透率提升,新产品(比如洗碗机、小家电)扩容,存量产品更新换代(比如冰箱、洗衣机),产品的能效、智能化升级,海外开拓市场,为中国的家电产业、传统产业提供了空间,将来家电行业还能维持一定的正增长,大概是个位数。
第三是医药产业。“百岁人生时代来临,人人带病长期生存”的长寿时代背景下,医药板块是未来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它的主要逻辑在于产品的升级以及需求端的不断增长。从供给端来看,2017年中国医药研发投入维持在20%以上的增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占全球研发投入的比重预计从目前的12%提升到2023年的23%。另外,成本优势、高端人才积累、监管日益国际化以及巨大的市场因素,将吸引医药产业技术向中国转移。
需求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提速下,药品和医疗服务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在各个子板块,包括器械、创新药、开发生产的外包、CRO(医药研发外包)、CDMO(医药生产外包)、特色原料药以及民营医疗服务领域都会有20%以上的增速。仿制药、医药批发等行业可能受到采购政策的影响,承受一定压力。因此,判断医疗服务业有25%以上的增长,特色原料药有20%以上的增长,零售药店有20%以上的增长,CDMO有25%以上的增长,器械有20%以上的增长,创新药有50%以上的增长。
第四是国产替代。华为事件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现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关键技术领域必须自主可控,所以在很多创新领域,自主研发已蔚然成风,同时很多大型企业、关键企业会帮助供应链做这件事情。比如说TMT中的应用软件,政府对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需求的增长,有望在党政、金融机构实现国产替代。再如TMT里面的半导体产业,未来芯片产业链的国产替代率可能是一个投资主线。还有国产的电子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的工业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的专用设备等领域,在可见的将来一定会成长出一批企业。
最后是高新科技。疫情的暴发促进了新基建的建设,5G建设加速推进,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物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VR/AR等,使电子、传媒行业都受益。
□实习记者 于文哲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投资官、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EO段国圣应邀做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后疫情时代的资产配置”为主题,剖析后疫情时代的资产配置策略。
段国圣表示,从权益方面看,尽管近年来国际形势严峻,我国的外资流入仍非常稳定,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拟定三条标准:上市公司市值在50亿-1000亿美元之间;属于相对稳定的成长行业,比如消费、医药、科技等;复合收入和增速在10%以上。筛选发现,MSCI WORLD指数所有的成分股中,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成分股,58%是中国公司,18%是美国公司,其他地区公司占24%,“这说明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公司”。
目前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速下降,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受到一定压力,这些行业是否完全丧失投资价值?段国圣认为不一定。第一,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第二,业务转型可能带来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商业银行是传统产业,其传统业务贷款的固定收益在下降,但是其新业态资管的利润、毛利率虽然比贷款低,但是作为新兴产业在增长;第三,存量资产的经营质效提升。比如地产开发量下降,但是存量的物业管理在加大,所以现在物业管理的市场增长非常好。与此同时,一个大板块可能是下降的,但是在板块内部,有一部分产业在增长。
这样的产业之一是地产。当前劳动力人口下降,城镇化进程放缓,存在住房刚需的主力置业人口见顶回落,房地产投资的拐点毫无疑问正在形成。但是还有其他几个利好因素,一是经济条件改善,人均住宅面积提升,原来一家三口住120平方米,现在要住240平方米。有些房子旧了要拆迁,有些年轻人一个人居住,同样也要一套房子。所以,尽管城镇化的速度在放慢,但是城镇化还在继续,只是增长的速度比前些年慢,每年增量大概有4亿-5亿平方米;二是家庭小型化,户均套数接近饱和,但是套均面积在增加,这部分对应每年有5亿-6亿平方米的需求;三是旧房改造,每年大概也有2亿平方米的需求,以上3项加在一起有12亿-13亿平方米的年增量。
“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即使住房最高峰的时期过去,但刚性需求也还是有很大的量。由此,尽管地产的需求下降,但行业的集中度会上升,如果投资的企业是排名前20的地产企业,很可能该类企业每年的销售量和销售面积不降反增。中国的地产企业太多,排名靠后的一些企业可能消失或者是市场占有率下降,而头部的地产企业仍有大量存量的房子,还有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所以售房和物业管理收入还在往上涨。”段国圣说。
第二是消费升级浪潮下的消费产业。在消费升级下,渗透率提高,一些存量产品存在更新换代需求。以家电为例,家电本质上是跟地产相关的,买了房子之后一般就会买家电,随着地产购置的逐步下降,家电的需求也是下降的。但是,另一方面,原来的空调可能没有现在的好,可能就要换一个新空调,原来可能每间房一个空调,现在想买一个中央空调。此外,家电还可以拓展销售到海外市场,比如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目前,汽车消费和服务业消费方面,我国的渗透率比发达国家低,这些产业还有很强的增长空间。所以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具有技术品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可在产品升级换代中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同时,随着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兴起,又给很多长尾产品提出了高质量生存空间,并且可能针对某些特定的人群制造特殊产品,存在增长空间。
从家电行业看,增长来自传统品类(比如空调、抽油烟机)渗透率提升,新产品(比如洗碗机、小家电)扩容,存量产品更新换代(比如冰箱、洗衣机),产品的能效、智能化升级,海外开拓市场,为中国的家电产业、传统产业提供了空间,将来家电行业还能维持一定的正增长,大概是个位数。
第三是医药产业。“百岁人生时代来临,人人带病长期生存”的长寿时代背景下,医药板块是未来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它的主要逻辑在于产品的升级以及需求端的不断增长。从供给端来看,2017年中国医药研发投入维持在20%以上的增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占全球研发投入的比重预计从目前的12%提升到2023年的23%。另外,成本优势、高端人才积累、监管日益国际化以及巨大的市场因素,将吸引医药产业技术向中国转移。
需求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提速下,药品和医疗服务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在各个子板块,包括器械、创新药、开发生产的外包、CRO(医药研发外包)、CDMO(医药生产外包)、特色原料药以及民营医疗服务领域都会有20%以上的增速。仿制药、医药批发等行业可能受到采购政策的影响,承受一定压力。因此,判断医疗服务业有25%以上的增长,特色原料药有20%以上的增长,零售药店有20%以上的增长,CDMO有25%以上的增长,器械有20%以上的增长,创新药有50%以上的增长。
第四是国产替代。华为事件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现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关键技术领域必须自主可控,所以在很多创新领域,自主研发已蔚然成风,同时很多大型企业、关键企业会帮助供应链做这件事情。比如说TMT中的应用软件,政府对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需求的增长,有望在党政、金融机构实现国产替代。再如TMT里面的半导体产业,未来芯片产业链的国产替代率可能是一个投资主线。还有国产的电子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的工业自动化、先进制造业的专用设备等领域,在可见的将来一定会成长出一批企业。
最后是高新科技。疫情的暴发促进了新基建的建设,5G建设加速推进,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物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VR/AR等,使电子、传媒行业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