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CWM50课题组发布报告

资管业转型呈现“三新”特征

发布时间:2021-05-13 09:39:3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冯娜娜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课题组发布了题为《新阶段,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资管新规”三周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回顾总结资管新规出台以来的政策效果与行业变化,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快资管行业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18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由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迄今已有三年时间。

转型发展呈现“三新”特征

报告认为,资管新规实施三年来,一方面,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前期若干行业乱象得到根本治理,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资管行业发展先破后立,逐步迈向新阶段,呈现出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的“三新”转型特征,业务模式破旧立新,资管产品新旧更替,融资格局、市场格局、行业格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十四五”谋得了一个良好开局。

一是业务模式回归资管本源。“去通道”和“去嵌套”取得显著成效,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投资杠杆率有所下降。

报告指出,经过三年时间,我国资管市场上的嵌套投资明显下降。作为资管资金主要来源方的银行理财,投向信托、券商资管、基金资管的资金规模显著下降。2020年末,理财产品持有各类资管产品规模8.93万亿元,占比34.5%,同比降幅4.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大幅减少25.71%。其次,以通道业务居多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显著收缩,资管新规发布之初的2018年3月末,余额为15.14万亿元,到2020年末降至9.19万亿元,不到三年间降幅达到39.3%,占信托资产余额比重从59%降至45%。再次,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产品来看,2018年3月通道业务所在的定向资管产品余额为23.98万亿元,2020年末该数值降幅达到49.5%。

银行理财曾经是代表性的刚兑资管产品,资管新规实施后,市场上的刚兑预期正逐步被动摇。保本理财产品快速压降。过去三年间,保本理财产品压降幅度超过90%。银行理财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大幅提高,投资者逐步接受净值有波动的客观规律。

二是资管产品发生迭代式转型。资管新规对各类资管机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产品维度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资管产品、信托产品三类;相对而言基金公司、私募基金和保险资管的变化不大。

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净值化、长期化、公募化、标准化的趋势,证券公司资管产品“更加主动”和“公私分明”,信托产品从功能和投向上均向好的方向发展。

报告显示,2020年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已经接近70%。银行理财短期限产品大幅压缩,长期限产品发行能力增强。2020年,新发行产品平均期限为228天,同比增加30天。在投向上,过去三年里,银行理财投向债券的比重提高了逾20个百分点,投向非标资产的比重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此外,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形式存在,2020年这一比例超过了84%。

三是资管新规起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在融资格局方面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在市场格局方面加速了投资者机构化,在行业格局方面实现了分工定位更加精细。横向来看,我国资管行业格局的一大变化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资管行业新的独立运营主体。纵向来看,资管新规改变了以往资管机构之间以规避监管为目的的合作模式,开启了资管产业链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合作模式。

报告认为,资管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的变化,体现在各类资管产品的客户结构上。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个人投资者是绝对主力。由于银行账户的资源禀赋优势,银行理财获取客户能力遥遥领先。

短板尚待加强

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并不能包治百病,当前我国资管行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有两个:投资业务融资化问题仍然存在、投资者教育问题任重道远。

具体来看,在直接融资的链条中,基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用,属于典型的买方机构,是投资业务;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为融资方提供专业化的证券创设和承销服务,向资方收取费用,属于典型的卖方机构,是融资业务。

报告认为,投资业务融资化存在一定危害性。投资业务融资化是指,资产管理机构表面上为投资者提供服务,实际上却是在为融资方提供服务,并从融资方处获取收入。在直接融资业务中,投资者和融资方是交易对手,如果资产管理机构同时为双方服务,将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以资产管理业务之名获取投资者的信任,但实际上为融资方服务,等于打开了利益输送的方便之门,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不仅侵害投资者的利益,严重时涉嫌欺诈,还会导致交易价格失真,影响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目前,资管新规以及相关配套规则尚缺乏严格区分资产管理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要求。下阶段,相关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投资业务融资化的危害性并加以重视。

同时,投资者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具体原因包括:一是刚兑文化短时间内尚未完全消除影响。二是宏观层面有关投资者教育的战略规划和长效机制有待完善。投资者教育工作机制呈现碎片化,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和立法安排,不利于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和长远发展。三是资管机构参与投资者教育的积极性仍有待提升。金融机构缺乏承担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投资者教育活动营销性质较强,从销售导向转换至服务导向尚需时日。四是投资者教育方式的有效性有待加强。现有的投教方式大多以机构单向知识输出为主,不够场景化,较为晦涩难懂,缺乏吸引力;创新满足与数字时代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投教方式和教育工具愈发重要。

立足五年 谋篇十五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报告认为,当前应站在“立足五年,谋篇十五年”的高度为资管行业未来的发展与监管谋篇布局。展望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将朝着“一套监管体系,两类产品形式,三大业务节点,多种投资策略”的方向发展。

“一套监管体系”是指资产管理业务逐步实现统一监管。资管新规明确了对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监管遵循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原则,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实施功能监管,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尽管在机构监管模式下,仍然难以一步到位实现法律制度、监管主体、配套细则的有机统一;但统一是方向,未来将有望逐步实现各类公募、私募业务在功能监管思路下的完全统一。

“两类产品形式”是指未来资管机构发行的产品明确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2020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证券法》将资产管理产品纳入证券定义,有力地推动了资管产品在公开募集和非公开募集上的统一分类。

“三大业务节点”是指资管产业链的前、中、后台三大业务环节,分别对应前端销售、中台投资顾问和后台投资管理。随着资产管理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未来将会在这三大业务模块中衍生出更多的业务机会,每类资管机构更加能够找准自己的最佳定位。

“多种投资策略”是指各类资管机构虽然在牌照上趋同,但是底层策略上可以丰富多样,实现精细化分工。未来要体现自身的差异化定位,除了在大的资管产业链条上寻求更加精细化的分工,还可以在产品的底层资产上做出特色,提升自身主动管理能力。

银行新发行理财产品期限逐步延长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王梓/制图


CWM50课题组发布报告

资管业转型呈现“三新”特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5-13

□记者 冯娜娜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课题组发布了题为《新阶段,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资管新规”三周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回顾总结资管新规出台以来的政策效果与行业变化,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快资管行业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18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由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迄今已有三年时间。

转型发展呈现“三新”特征

报告认为,资管新规实施三年来,一方面,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前期若干行业乱象得到根本治理,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资管行业发展先破后立,逐步迈向新阶段,呈现出新模式、新产品、新格局的“三新”转型特征,业务模式破旧立新,资管产品新旧更替,融资格局、市场格局、行业格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十四五”谋得了一个良好开局。

一是业务模式回归资管本源。“去通道”和“去嵌套”取得显著成效,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投资杠杆率有所下降。

报告指出,经过三年时间,我国资管市场上的嵌套投资明显下降。作为资管资金主要来源方的银行理财,投向信托、券商资管、基金资管的资金规模显著下降。2020年末,理财产品持有各类资管产品规模8.93万亿元,占比34.5%,同比降幅4.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大幅减少25.71%。其次,以通道业务居多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显著收缩,资管新规发布之初的2018年3月末,余额为15.14万亿元,到2020年末降至9.19万亿元,不到三年间降幅达到39.3%,占信托资产余额比重从59%降至45%。再次,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产品来看,2018年3月通道业务所在的定向资管产品余额为23.98万亿元,2020年末该数值降幅达到49.5%。

银行理财曾经是代表性的刚兑资管产品,资管新规实施后,市场上的刚兑预期正逐步被动摇。保本理财产品快速压降。过去三年间,保本理财产品压降幅度超过90%。银行理财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大幅提高,投资者逐步接受净值有波动的客观规律。

二是资管产品发生迭代式转型。资管新规对各类资管机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产品维度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资管产品、信托产品三类;相对而言基金公司、私募基金和保险资管的变化不大。

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净值化、长期化、公募化、标准化的趋势,证券公司资管产品“更加主动”和“公私分明”,信托产品从功能和投向上均向好的方向发展。

报告显示,2020年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已经接近70%。银行理财短期限产品大幅压缩,长期限产品发行能力增强。2020年,新发行产品平均期限为228天,同比增加30天。在投向上,过去三年里,银行理财投向债券的比重提高了逾20个百分点,投向非标资产的比重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此外,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形式存在,2020年这一比例超过了84%。

三是资管新规起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在融资格局方面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在市场格局方面加速了投资者机构化,在行业格局方面实现了分工定位更加精细。横向来看,我国资管行业格局的一大变化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资管行业新的独立运营主体。纵向来看,资管新规改变了以往资管机构之间以规避监管为目的的合作模式,开启了资管产业链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合作模式。

报告认为,资管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的变化,体现在各类资管产品的客户结构上。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个人投资者是绝对主力。由于银行账户的资源禀赋优势,银行理财获取客户能力遥遥领先。

短板尚待加强

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并不能包治百病,当前我国资管行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有两个:投资业务融资化问题仍然存在、投资者教育问题任重道远。

具体来看,在直接融资的链条中,基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向投资者收取管理费用,属于典型的买方机构,是投资业务;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为融资方提供专业化的证券创设和承销服务,向资方收取费用,属于典型的卖方机构,是融资业务。

报告认为,投资业务融资化存在一定危害性。投资业务融资化是指,资产管理机构表面上为投资者提供服务,实际上却是在为融资方提供服务,并从融资方处获取收入。在直接融资业务中,投资者和融资方是交易对手,如果资产管理机构同时为双方服务,将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以资产管理业务之名获取投资者的信任,但实际上为融资方服务,等于打开了利益输送的方便之门,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不仅侵害投资者的利益,严重时涉嫌欺诈,还会导致交易价格失真,影响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目前,资管新规以及相关配套规则尚缺乏严格区分资产管理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要求。下阶段,相关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投资业务融资化的危害性并加以重视。

同时,投资者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具体原因包括:一是刚兑文化短时间内尚未完全消除影响。二是宏观层面有关投资者教育的战略规划和长效机制有待完善。投资者教育工作机制呈现碎片化,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和立法安排,不利于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和长远发展。三是资管机构参与投资者教育的积极性仍有待提升。金融机构缺乏承担投资者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投资者教育活动营销性质较强,从销售导向转换至服务导向尚需时日。四是投资者教育方式的有效性有待加强。现有的投教方式大多以机构单向知识输出为主,不够场景化,较为晦涩难懂,缺乏吸引力;创新满足与数字时代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投教方式和教育工具愈发重要。

立足五年 谋篇十五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报告认为,当前应站在“立足五年,谋篇十五年”的高度为资管行业未来的发展与监管谋篇布局。展望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将朝着“一套监管体系,两类产品形式,三大业务节点,多种投资策略”的方向发展。

“一套监管体系”是指资产管理业务逐步实现统一监管。资管新规明确了对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监管遵循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原则,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实施功能监管,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尽管在机构监管模式下,仍然难以一步到位实现法律制度、监管主体、配套细则的有机统一;但统一是方向,未来将有望逐步实现各类公募、私募业务在功能监管思路下的完全统一。

“两类产品形式”是指未来资管机构发行的产品明确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2020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证券法》将资产管理产品纳入证券定义,有力地推动了资管产品在公开募集和非公开募集上的统一分类。

“三大业务节点”是指资管产业链的前、中、后台三大业务环节,分别对应前端销售、中台投资顾问和后台投资管理。随着资产管理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未来将会在这三大业务模块中衍生出更多的业务机会,每类资管机构更加能够找准自己的最佳定位。

“多种投资策略”是指各类资管机构虽然在牌照上趋同,但是底层策略上可以丰富多样,实现精细化分工。未来要体现自身的差异化定位,除了在大的资管产业链条上寻求更加精细化的分工,还可以在产品的底层资产上做出特色,提升自身主动管理能力。

银行新发行理财产品期限逐步延长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王梓/制图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